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跨重要門檻!方案取得交通部及臺鐵公司確認發布
雲林縣政府感謝鄉親長期以來共同關心、支持斗六鐵路高架化推動進度,也感謝中央單位正視地方期待。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計畫在縣府、立法委員及中央單位多方努力下,今(114)年 11 月 20 日於交通部鐵道局召開研商會議,順利取得交通部及臺鐵公司針對推動方案的確認。
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計畫自 106 年啟動可行性研究,108 年送交通部審查,並於 111 年獲鐵道局初審通過。其後縣府依交通部要求,多次與臺鐵公司協商技術細節。113 年初,交通部鐵道局要求縣府與臺鐵針對施工期間拆除 3 座陸橋、改設置臨時平交道等議題取得共識。113 年 6 月 6 日在張嘉郡立法委員協調下,臺鐵公司、鐵道局與縣府共同針對當時剩餘 3 項技術疑義提出可行方案,最終以縱坡 14.79‰ 設計符合法規並兼顧交通安全與景觀需求。縣府完成相關修正後,臺鐵及鐵道局均表示同意,縣府亦於同月(113 年 6 月)提報中央審查。
歷經一年多審查程序,114 年 10 月縣府接獲交通部鐵道局通知重新召開審查會議,並提供 60 項修正意見。修正期間,縣府與斗六市公所於 11 月 4 日召開地方說明會,向鄉親報告辦理進度與面臨挑戰;11 月 14 日由張嘉郡、許宇甄、丁學忠三位立法委員共同召開協調會,邀集交通部、鐵道局、臺鐵公司與縣府出席,並在會中促成臺鐵公司接受交通部建議,不再堅持提高永久軌道,同意施工期間採「拆除內環陸橋並設置臨時平交道」技術方案。
今(114)年 11 月 20 日交通部鐵道局召開正式審查會議,邀集臺鐵公司、中央相關機關以及雲林縣政府團隊共同研商。雲林縣政府由謝淑亞副縣長、交通工務局汪令堯局長率領規劃團隊親赴鐵道局,表達縣府全力配合中央政策方向之意願。會議中,各單位正式確認採用「不刻意抬高永久軌、施工期間拆除內環陸橋並設置臨時平交道」方案作為後續推動方向,鐵道局並將相關共識納入正式會議紀錄。
雲林縣政府將依本次會議結論,儘速修正規劃內容,納入物價指數調整等因素重新檢算投資成本與效益評估,並於完成後立即提報中央進行後續審查程序。
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計畫高架化全長約 6.5 公里,將一併消除市區 7 處平交道、3 座陸橋與 2 處地下道,全面改善市區交通動線與環境景觀。工程範圍涵蓋斗六車站、大學陸橋、內環陸橋、雲林路與西平路地下道等重要節點。計畫完成後,不僅可大幅縮短通行時間,提高交通安全,更能促進鐵路兩側土地再利用,帶動市區更新與都市發展,讓斗六與其他縣市同步邁向現代化城市交通環境。

